1)反应性物质热危险性(DSC)测定
实验简介:
反应性物质热危险性(DSC)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的热稳定性和热危险性。DSC是热分析技术的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在控制升温或降温条件下的热量变化来研究样品的热性质和热反应行为。
在DSC测定中,样品通常以粉末、固体或液体的形式放置在一个称为样品盒或样品容器中。该样品盒包含一个参考物质,它具有已知的热性质和热容量。样品和参考物质一起被加热或冷却,并通过控制加热速率或冷却速率来监测样品和参考物质之间的温度差异。
当样品经历物理或化学变化时(如熔化、结晶、固化、反应等),它会吸收或释放热量,导致样品盒中的温度发生变化。这些温度变化被测量并绘制成曲线,称为DSC曲线。
通过分析DSC曲线,可以获得关于样品的热性质和热反应行为的信息,包括熔点和凝固点、反应热、相变峰、热分解和热稳定性。
总的来说,通过测定样品的热性质和热反应行为,可以评估化学品的热稳定性和热危险性,并为设计安全操作条件和储存条件提供依据。
重要仪器图片:
差式扫描量热仪
2)易燃固体自热特性测定
实验简介:
自热物质是发火液体或固体以外,与空气反应不需要能源供应就能够自己发热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或混合物与发火液体或固体不同,因为这类物质只有数量很大(公斤级)并经过长时间(几小时或几天)才会燃烧。
本实验根据国家标准GB/T 21612-2008 危险品.易燃固体自热试验方法进行操作,该自热试验的原理是,将测试样品装在变成为25mm或者是100mm的立方体钢丝网容器里面,然后将实验温度调节到100℃、120℃、140℃等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然后通过观察样品是否会出现自然现象,或者出现显著升温情况,从而确定自热物质是否会产生氧化自热,根据最终试验结果来评定。
所使用的设备为自热物质试验仪。
重要仪器图片:
自热物质试验仪
3)金属腐蚀性测试
实验简介:
金属腐蚀是指在环境介质的化学作用下,在和物理、机械或生物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金属产生的破坏,即金属在它所处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破坏。
金属在反应过程会产生电流,被腐蚀金属表面上存在着阴和阳极。阳极反应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状态转移到介质中,称为阳极氧化过程。阴极反应是介质中的去极剂吸收来自阳极的电子,称为阴极还原过程。这两个反应是相互独立,而又同时进行的,称之为一对共轭反应。
测定金属腐蚀性的意义在于评估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腐蚀速率,以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学习利用金属腐蚀性试验仪测验金属腐蚀性,并进行实验报告的编写。
重要仪器图片:
金属腐蚀性试验仪
4)氧化性物质特性鉴定
实验简介:
氧化性物质是指能够在化学反应中接受电子或氧原子的物质,从而使其他物质被氧化的物质。它们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剂性质,能够促使其他物质失去电子或氧原子。氧化性物质在氧化反应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氧化性物质可以是无机物质或有机物质。一些常见的无机氧化性物质包括氧气(O2)、高氧化态的金属离子(如二氧化锰 MnO2、高锰酸钾 KMnO4)、硝酸(HNO3)、过氧化氢(H2O2)等。有机氧化性物质则包括过氧化物(如过氧化苯酚)、过氧化酮、过氧化脂肪酸等。
氧化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它们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可能引发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因此,在处理、存储和使用氧化性物质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本实验旨在掌握氧化性固体试验仪、氧化性液体试验仪,测定试样与某种可燃物质混合时增加该可燃物质的燃烧速度或燃烧强度的潜力,可通过燃烧时间测试法测定燃烧速率,进而确认其包装类别。
重要仪器图片:
氧化性固体试验仪 |
氧化性液体试验仪 |
5)可燃固体危险性鉴定
实验简介:
可燃固体危险性鉴定是评估可燃固体物质在储存、处理或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和风险的过程。
(1)确定物质的化学性质:了解可燃固体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包括其化学结构、燃烧热、氧化潜能等。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其潜在危险性和应对措施的制定非常重要。
(2)确定物质的物理性质:了解可燃固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外观、密度、熔点、沸点等。这有助于确定物质的状态变化和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3)评估燃烧特性:评估可燃固体物质的燃烧特性,包括燃烧点、燃烧速率、火焰温度等。这有助于确定其燃烧行为和火灾危险性。
(4)评估爆炸特性:评估可燃固体物质的爆炸特性,包括爆炸极限、爆炸能、自燃温度等。这有助于确定其爆炸危险性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5)确定储存和处理要求:根据可燃固体物质的特性和危险性评估结果,确定其储存和处理的安全要求,包括储存条件、包装要求、防护设施等。
重要仪器图片:
固体自燃点试验仪
6)应急救援人员复苏模拟
实验简介:
为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进行应急救援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多一个人掌握心肺复苏操作,就多一分生还获救几率。不过对于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不能停留在类似“书本”的表面学习上,我们需要进行实际的演练,避免因为操作不熟而无法上手、恐惧行动。我们在学习时可以使用心肺复苏模拟人。
重要仪器图片:
心肺复苏培训用假人与配套仪器
7)环境噪声检测与评定
实验简介:
环境噪声是指来自各种人为活动或自然来源的声音,存在于我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中。环境噪声可以包括交通噪声(如道路车辆、飞机、火车等)、工业噪声(如机械设备、厂房、建筑工地等)、社会噪声(如人声、音乐、娱乐场所等)、自然噪声(如风声、海浪声、雷声等)等。
环境噪声通常以声音的强度(声压级)来表示,以分贝(dB)为单位。分贝是一种对声音的相对测量单位,用于表示声音的强度或能量。
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人们可能出现听力损失、睡眠障碍、心理压力增加、注意力减退等问题。因此,控制和管理环境噪声是重要的,以保护人类健康、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环境噪声检测与评定是通过测量和分析环境中的噪声,以了解其水平、频谱和持续时间,并评估其对人类健康、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的潜在影响。本实验旨在学习噪声的测量方法,利用普通声级计检测相关场所的噪音,并依据规定给出报告。
重要仪器图片:
AWA5636型普通声级计
8)作业环境中苯的检测
实验简介:
苯系物一般是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异构体、苯乙烯等物质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异丙苯)。这类物质是大宗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作溶剂和化工原料。苯系物是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了污染。因此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对环境中的苯系物有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在作业环境中进行苯的检测是为了评估苯的浓度是否达到安全标准,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作业环境中苯的检测步骤通常包括确定监测目标、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设定监测点位、采集样品、实验室分析、数据分析与评估、报告编制与记录。本实验使用的监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旨在通过对苯系物的检测,学习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重要仪器图片:
气相色谱仪